|
人文关怀在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救治护理中的作用评价发表时间:2021-04-16 15:43来源: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 湖北省 武汉市 430056 【摘要】目的:评价人文关怀在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救治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9月救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抓阄结果均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案,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人文关怀。对两组患儿救治情况,包括体温复原时间、惊厥消失时间、治疗依从性、出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复原用时、治疗依从性、惊厥消失用时、住院用时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救治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人文关怀;小儿高热惊厥;救治护理;作用 高热惊厥是小儿的高发病症之一,跟小儿大脑发育不成熟有关,由于脑部对外界刺激的鉴别能力较差,引起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出现全身性强直-阵痉挛发作、肌阵挛、失神等现象,对小儿生长发育造成影响[1]。由于小儿自身认知能力不成熟,导致其治疗依从性较低,不利于治疗,因此在救治过程中需要合理护理方式。本文主要研究在小儿高热惊厥救治中人文关怀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7年6月-2018年9月救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中选取62例进行研究,采用抓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31例。观察组中包括17例男患儿,14例女患儿;年龄0.6~5岁,平均(3.62±1.12)岁;对照组中包括18例男患儿,13例女患儿;年龄0.7~5岁,平均(3.76±1.07)岁。两组一般资料数据同质,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常规救治护理方式 对照组患儿救治过程中为其进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病症观察、用药指导等;遵医嘱对患儿进行相应护理等基础护理。 1.2.2人文护理 为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入人文关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组建人文关怀小组。小组成员由富有爱心的护理人员组成,并由护士长领导;定期对小组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人文关怀的认识,熟练掌握人文关怀护理方式;及时了解患儿基本资料,包括生长环境、家庭背景等,以制定相应人文关怀策略。 (2)病情护理。了解患儿基本情况,包括高热惊厥史等;关注其基本生命指标,包括体温、呼吸频率、意识状况等;救治过程中,及时调整患儿体位,使其保持平卧状态,并松解其衣物,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理患儿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如缺氧时间长短等,为其提供氧气支持;使用相应方式,如温水擦身、冰敷等,控制患儿体温,迅速降低其高热状况。 (3)注重家长心理护理。向家长普及小儿高热惊厥疾病相关知识及救治方式,及时消除其紧张、焦虑等心理,提高治疗配合度,提升救治效率;了解家长基本信息,使用合适语言安慰家长,以利于救治顺利展开;耐心解答患儿家长疑问,注重人文关怀。 (4)高热护理。使用相应措施对患儿进行降温,并持续关注其体温变化,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指导患儿家长降低体温方式,以便其日常生活中对患儿进行护理,提高预后效果;指导患儿家属关注患儿体温升高迹象,如全身发冷等,以便及早采用相应措施,预防小儿高热惊厥。 (5)营造舒适环境。注重患儿的主体地位,根据小儿心理特点布置诊室,如诊室墙上粘贴标语卡通画等,以便及早消除患儿对诊室的陌生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儿救治情况,包括体温复原时间、惊厥消失时间、治疗依从性、出院时间,其中,治疗依从性采用科室自制量表评估,总分100分,≥85分表示完全依从,75`84表示比较依从,60~74分表示部分依从,<60分表示不依从。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分析本研究数据,(x±s)为计量资料 、(%,n)为计数资料,分别以t、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儿体温复原时间、惊厥消失时间、治疗依从性、出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治疗情况(x±s)
3讨论 小儿高热惊厥是指患儿体温升高≥39℃时发生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发作时,患儿会有双眼球上翻、斜视等表现,且伴有意识丧失症状[2]。高热会促使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由于小儿大脑组织发育尚未成熟,因此会对兴奋产生异常反应,使其神经末端放电异常,导致小儿惊厥。6个月至5岁的孩童是该病的高发人群,因此患儿心智尚不成熟,治疗依从性较低,且在疾病状态下及对医院环境感到陌生,极易使其出现恐惧心理,降低救治效果。在临床救治中对患儿进行相应护理,能有效减少其恐惧心理,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提升治疗效果[3]。在常规救治救治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是充分尊重患儿主体地位的体现。通过组建相应人文关怀小组,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知识与技巧;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人文关怀措施,减少患儿对护理人员的陌生感,根据患儿性格布置诊室环境,减少其对环境的陌生感,提升其治疗依从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体温复原用时、惊厥消失用时、住院用时均少于对照组,且其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在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救治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唐淑华, 王玲力, 鞠楠. 浅谈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与健康指导[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21):181-182. [2]翟明媚, 邱爽, 周红艳. 小儿高热惊厥危险因素的探讨及门诊护理干预[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9(10):134-135. [3]刘吉. 高热惊厥患儿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内容[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36):292-293.
文章分类:
护理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