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医药在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发表时间:2021-07-09 15:41来源: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 【摘 要】随着我国积极开展基层社区民族医药服务建设,我市蒙医药服务走进了大部分社区服务中心。本研究为了蒙医药学从基层开始更好更快的发展,提出了几项问题及对策建议,并紧扣问题所在,寻根求源,给研究者提供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字】蒙医;蒙药;社区服务中心;对策 随着我国积极开展基层社区民族医药服务建设,我市蒙医药服务走进了大部分社区服务中心。本次研究选取呼和浩特市5家设置蒙医科室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调查单元,详细了解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蒙医药服务的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有效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蒙医药服务建言献策。 一、社区服务中心蒙医药服务现状 1.基本设置情况 据了解,我市现有卫生服务中心3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71家,90%的社区服务中心和4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按要求设置了蒙医科蒙药房或中医科中药房,配备蒙医中医诊疗设备,建立了相对独立的蒙中医药综合区,并能够运用蒙药中药饮片、成药及5种以上蒙中医药技术方法,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2.蒙医药服务的开展情况 我市3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按照要求设立了蒙医内科,每家拥有蒙医药执业医师2-3人,配备的蒙药约有80多种,配备有执行蒙医传统疗术应用的针灸针、铜罐、放血器、理疗仪等诊疗设备,但是均未设立独立的蒙药房。以我市5家设置蒙医科室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调查单元,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的常住人口约112000人;其中常住老年人约16700人,占常住人口的14.91%。2017年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总门诊量为181600人次,其中蒙医门诊量约9650人次,占总门诊量的5.31%,蒙医药门诊占比偏低。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群众对蒙医药缺乏认知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强,蒙医药学也日益得到老百姓的积极关注。但大部分学者对蒙医药学的研究仍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缺少实验研究及大数据统计分析。近年来虽然蒙医药学在医疗、人才培养、科研、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基础差、起步晚、传承不足、发展乏力的短板长期存在,在产业规模和市场占有方面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医药文化发掘不够深入,民族医生和民间医生流失严重,民族传统医药文化的群众基础亟待加强,科研亟待提升,民族药材开发利用混乱,资源破坏严重,知识产权保护不够,缺少大型民族医药综合性科研平台等,导致群众对蒙医药的认识不足。 2.蒙医药学人才培养存在困境 蒙医药学学生在校最后一年实习必须系统接受蒙医知识与技能培训,但各级蒙医医院的蒙医药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没有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导致各相关医院进行培训的起点、深度、广度及课程科目各不相同。部分医院将培训和考核重点放在蒙医药学技术操作流程上,忽视了蒙医理论、技能的系统培训,导致医护人员蒙医药学理论和技术的支撑差,蒙医药学人员的基础知识和临床辨证能力较为薄弱。 3.专业教育和临床教学匹配性差 蒙医药专业教育与相关医疗单位之间的沟通较少,不能满足专业教育发展中对临床教学基地的需求,且蒙医药学教育中的人才培养计划与医院临床科室的实际情况不相符,难以发挥相互促进的作用。从长远看,该状况必将阻碍蒙医学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医生兼职在实践中存在弊端 医疗卫生改革在给医疗行业带来有益竞争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始料未及的新问题。《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和《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都对医生兼职问题的分析。医生兼职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一是个别医生盲目追求个人利益,导致职业素质下滑。二是医生兼职不仅影响本职工作,而且会挤占兼职医院医务人员的临床实践机会,对正常的医疗服务秩序造成了冲击。三是医生兼职管理不善,收费费标准缺乏,出现医院利用兼职专家违规牟利现象,进一步推高了医疗费用。 三、对策及建议 1.提高社区群众对蒙医药的认知 蒙医药学是在游牧文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是蒙古民族长期以来同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东方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蒙古民族创建了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蒙医药学中蕴含着深沉的民族积淀,包括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和鲜明的用药特点。政府相关部门和各级医疗系统应做好蒙医药的宣传工作,不断加大推广力度,全面宣传蒙古族的文化传统与习俗,宣传蒙医药的实际药物作用,不断向社会展示蒙医药的博大精深和疗效,提升群众对蒙医药的正确认知。 2.提高蒙医药医师队伍建设水平 要实现蒙医药学的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蒙医药学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临床医师,使其能够在医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我能力,进而为蒙医药学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教育机构采取蒙医药专业扩招政策,淡化了蒙医药学理论及临床应用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教育,导致蒙医药学人才队伍建设水平较低。在蒙医药学教育发展中,必须大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树立明确的学科研究方向和有效的学生培养目标,并在培养过程中加以定量,不断促进科研课题的深化,为蒙医药学教育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3.加强建设蒙医药临床教学基地 教学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应建立合理的教学团队结构,加强教学实力。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医战略,不断培养大批的蒙医药人才,让广大教师在扎实的蒙医药学理论知识基础上,紧抓教学质量,培育出一代代蒙医药高等学历人才,使蒙医药人才更加丰富。蒙医药专业教育学校应当抓住当前民族医药发展的良好机遇,围绕蒙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结合蒙医药学教育与临床实践不可分割的特点,整合蒙医专业教学与医疗人员,建设技术力量强、人员结构合理的医、教、研三位一体的蒙医临床教学基地。 4.完善蒙医药医师兼职制度 完善蒙医药医师的兼职制度,一是应强制签订规范协议。兼职医生与发邀医疗机构之间,应有规范的书面协议,医疗事故的法律责任裁定也应体现。二是应设立兼职医生准入制度。卫生计生部门可根据《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设立兼职执业许可制度。认定标准可以包括医务人员学历、技术职称、身体条件、本职表现、民主评议、奖惩记录等。三是建立人员绩效考核机制。医院人力资源部门必须建立起一套规定明确、具体量化的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对医生本职工作进行量化评定,确保医生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行医。 5.培育专业人才,突出特色优势 在蒙医药教育发展中,培养专业人才是关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体现社会 需求和发展方向,培养目标定位准确是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1]。但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专业教师必须把握蒙医药学的正确思维方式,从而对学生加以有效引导,不仅继承和发扬传统蒙医药学的特色、优势,而且与现代科技知识相结合,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现代化蒙医药学人才的教育目的,为蒙医药事业的推进奠定良好的前提条件。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安排专职蒙医医师、蒙医专家,定期进社区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把蒙医特色带进社区,培养专业人才,促进蒙医药在社区生根发芽。 2.蒙医医院定期派相关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到社区进行业务指导,开展专家门诊、查房、会诊、适宜技术推广、学术讲座,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技术人员的医疗业务水平,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3.蒙医医院采用服务、技术、人才、保健等方式构建区域蒙医预防保健体系,帮助社区医院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将每周开展的健康教育讲座信息提前告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不定期安排名医进社区作健康讲座,宣传普及蒙医药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知识,引导社区居民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马玉.医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思考[J].医疗管理,2018,10(10):175-176. 备注: 作者:太平,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院,医学硕士,主治医师。 通讯作者:金花,内蒙古医科大学,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文章分类:
医院药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