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发表时间:2021-07-30 10:43来源:重庆市第十一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在2018年4月-2019年7月抽取本院收治的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44例用药物治疗,实验组44例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对比症状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而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既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认知功能,又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推广。 【关键字】精神分裂症;重复经颅磁刺激;药物治疗;效果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重性精神疾病,以各异综合征为主要表现,同时还伴有思维、情感、行为等障碍,患者一般出现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等症状[1]。目前,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精神分裂症发病率直线上升,给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目前,临床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上多采用药物治疗,但药物起效较慢,大剂量用药后会增加不良反应,故疗效不佳[2]。随着临床对精神分裂症的深入研究,发现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本次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于2018年4月-2019年7月时段内抽取88例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男性、女性分别29例、15例,年龄在22-61岁之间,平均年龄(41.25±10.38)岁;病程3-14个月,平均病程(8.25±3.17)个月。实验组:男性、女性分别28例、16例,年龄在22-62岁之间,平均年龄(42.30±10.86)岁;病程3-15个月,平均病程(8.59±3.13)个月。统计两组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 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进行评价[3]。 纳入标准:确诊症状者;治疗前1个月没有服用过相关抗精神病药物者;无脑器质性疾病者;家属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药物及酒精依赖者;自杀倾向者;药物过敏者;哺乳期女性者。 1.2方法 对照组44例用药物治疗,即用帕利哌酮缓释片(Janssen-Cilag International NV,国药准字J20170010 )治疗,起始量3-6mg/d,根据患者症状,逐加增加剂量,但最大剂量每天不可超过12mg,连续治疗60天。实验组44例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使用相关仪器,频率设置为1-15Hz,强度:静息运动阈值80%。阴性症状者于左侧颞叶外侧区域置入电极,头皮处置于线圈,频率:15Hz,每次15min,刺激30次,每2次后间隔30s;阳性症状者;左侧颞顶叶置电极,频率:1Hz,每次15-20分钟,共治疗10次,每两次间隔30s,连续60天,每一个月每周5次,第2个月每周2次。药物治疗同对照组一致。 1.3分析指标 对比症状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治疗总有效率。 症状评分用PANSS量表评价,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 认知功能评分:用LOTCA量表评价,分数越高认知功能越好[4]。 治疗总有效率:PANSS评分降低80%,症状控制为治愈;PANSS评分降低50-79%为显效;PANSS评分降低20-49%为有效;PANSS评分降低低于19%为无效[5]。治愈、显效、有效比率之和为治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2.0软件分析本研究数据,计量资料(±s),t检验。计数资料[n/(%)],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症状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比较 实验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而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症状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比较(±s)
2.2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出现2例并发症患者,对照组出现9例并发症患者,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明显,P<0.05。 讨论 精神分裂症属于临床常见病,好发于青少年,临床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中常用药物为帕利哌酮药物,对治疗具有一定疗效,且临床用药效果较好。临床实践发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显著。本次研究示:实验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而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 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新型的非侵入式脑刺激治疗,其主要是通过磁场变化,让微弱电液刺激大脑皮质神经元,激发精神分理解症皮质的抑制,使兴奋性平衡出现变化,从而使精神活动出现变化。药物单独治疗精神分裂症虽可以起到治疗效果,缓解症状,病情起效缓慢,但单独用药效果并不理想。将药物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通过改变磁场变化作用大脑皮质,影响脑内代谢与神经电活动,从而产生相应的感应电液,改善大脑皮质抑制作用,抑制氨基丁酸受体,实现缓解病情的作用;同时,联合治疗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江贇,吴红华,吴琴燕.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J].医疗装备,2019,32(18):82-83. [2]苏占稳.利培酮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J].医疗装备,2018,31(14):77-78. [3]贾凯.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09):32-34. [4]陆奕彬,何秀贞,杨茂增,等.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总有效率、精神分裂症指标变化分析[J].河北医药,2017,39(05):707-709. [5]蒲绮霞,张春萍,黄雄,等.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3):2133-2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