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主管: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主办: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出版:医药卫生杂志编辑部
MEDICINE AND HYGIENE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期刊
期刊信息
ABUIABAEGAAgov-b_gUomLec5AEwkAM4gwQ

期刊名称:医药卫生
主管单位: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主办单位: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出版单位:医药卫生杂志社

期刊总编:车东林

国内刊号:CN50-9219/R

国际刊号:ISSN1671-5675


03.jpg


01.jpg


02.jpg

新闻详情

应用阿替普酶溶栓和阿加曲班联合治疗急性

发表时间:2021-08-22 16:06作者:刘慧  马春媚来源:沈阳二四二医院神经内科

[摘要]目的 观察阿替普酶溶栓和阿加曲班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3月沈阳二四二医院神经内科接收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溶栓联合阿加曲班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不同阶段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峰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平均血流速度Vm及阻力指数RI)。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7d、14d及一个月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动脉Vs、Vd及Vm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脑动脉RI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溶栓和阿加曲班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有利于缓解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阿替普酶溶栓;阿加曲班;急性脑梗死;血流动力学;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病死率高达15.4%,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并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实践资料表明[2],临床上常采用溶栓、抗血小板等治疗急性脑梗死,常用药物为阿替普酶,其对控制病情、减轻神经损伤具有明显优势。但是,相关报道显示[3],仅采用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差异较大,总有效率<70%,难以满足患者实际需要。有关研究表明[4],阿替普酶溶栓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更有效的清理患者病灶,降低脑部缺血损伤。因此,为观察阿替普酶溶栓和阿加曲班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本文对在我院确诊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其中观察组患者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5.34±12.05)岁。对照组患者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55.67±11.91)岁。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脑CT或磁共振成像等检查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对于阿替普酶溶栓和阿加曲班无过敏史;符合阿替普酶溶栓适应症;发病4.5h内就诊患者;患者及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阿替普酶溶栓禁忌症,有严重循环消化呼吸泌尿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拒绝或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

1.2治疗方案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进行血常规、脑CT等常规检查,并给予溶栓、维持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常规治疗。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替普酶(生产企业:上海勃林格殷格翰制药公司,批准文号:S20110052)60mg、0.9mg/(kg·d)静脉溶栓治疗,先将6mg(总剂量的10%)配合生理盐水10ml静脉推注治疗,1min内完成;再将剩余54mg配合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治疗,1h内滴完,1次/24h,连续治疗一周。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首先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厂家及用药方式与对照组完全相同,在入院后24h后给予阿加曲班(生产企业: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50918)60mg+生理盐水150ml静脉滴注治疗,连续治疗2天;两天后将10mg配合生理盐水150ml静脉滴注,3h内完成,2次/24h,连续治疗4天,共治疗一周。

1.3观察指标

①疗效评定标准[5]: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共分为五个等级。当NIHSS评分减少>90%时为基本痊愈;当NIHSS评分减少≤90%且>45%时为显著改善;当NIHSS评分减少≤45%且>18%时为进步;当NIHSS评分减少或者增加均≤18%时为无效;当NIHSS评分增加均>18%时为恶化。其中治疗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改善+进步)/总例数×100%。

②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价标准[6]:根据治疗后不同阶段的NIHSS评分对神经功能进行评估,满分42分,得分越高表明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

③血流动力学检测方法[7]:采用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峰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平均血流速度Vm及阻力指数RI。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8.0统计数据,用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用率表示计数数据,行χ2检验。当P<0.05时,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n(%)]

组别

基本痊愈

显著改善

进步

无效

恶化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n=30)

4(13.34)

15(50.00)

10(33.33)

1(3.33)

0(0.00)

29(96.67)

对照组(n=30)

2(6.67)

13(43.33)

9(30.00)

5(16.67)

1(3.33)

24(80.00)

χ2


4.0431

P值


0.0444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阶段NIHSS评分比较分析: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7d、14d及一个月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阶段NIHS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7d后

治疗14d后

治疗一个月后

观察组(n=30)

13.65±6.02

8.85±2.38

7.73±2.57

5.64±2.65

对照组(n=30)

13.78±5.94

11.26±2.14

10.04±2.86

8.12±2.82

t值

0.0775

4.1242

3.2906

3.5102

P值

0.9385

0.0001

0.0017

0.0009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分析:治疗前,两组患者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动脉Vs、Vd及Vm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脑动脉RI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组别

Vscm/s

Vdcm/s

Vmcm/s

RI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n=30)

70.85±

10.28

78.35±

10.35

26.89±

6.55

35.29±

6.51

42.04±

6.12

49.58±

7.05

0.54±

0.06

0.49±

0.05

对照组(n=30)

69.25±

9.92

73.16±

9.67

27.35±

5.76

31.69±

4.34

41.91±

7.21

46.26±

6.74

0.55±

0.07

0.53±

0.06

t值

0.6134

2.0069

0.2889

2.5202

0.0753

1.8644

0.5941

2.8051

P值

0.5420

0.0494

0.7737

0.0145

0.9402

0.0673

0.5548

0.0068

3讨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一般发病急、病情重,短时间内可引起患者死亡,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8]。临床上常采用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脑部供氧及供血,但是部分患者仍存在神经功能缺失,严重影响生活质量[9]。目前,阿替普酶是临床上常采用的溶栓药物,其可以激活机体纤溶系统、疏通梗塞血管,从而快速消除血栓,现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性梗死及其他血管类疾病[10-11]。有关资料显示[12],单纯采用阿替普酶溶栓临常疗效差异较大,联合阿加曲班静脉滴注,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鉴于此,本文对在我院确诊的10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研究,以观察阿替普酶溶栓和阿加曲班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给予阿替普酶溶栓联合阿加曲班静脉滴注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0.00%;并且治疗后脑动脉Vs、Vd、Vm及RI明显优于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阿替普酶溶栓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阿加曲班可以与凝血酶活性位点结合,并有效抑制其活性,阻断其产生的一系列凝血过程,同时结合阿替普酶溶栓激活机体纤溶系统,溶解患者脑部血管中的血栓,改善脑部供氧供血。在治疗7d、14d及一个月后,给予阿替普酶溶栓联合阿加曲班静脉滴注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患者,表明阿替普酶溶栓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

综上所述,阿替普酶溶栓和阿加曲班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有利于缓解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建, 董力, 贾晨红. 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管储备功能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11):117-118.

[2] 张茂林, 石晶.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7(3):92-95.

[3] 顾志娥, 谷薇娜.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探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20):25-27.

[4] 吴霜, 楼文胜, 顾建平,等. 阿加曲班联合置管溶栓治疗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及继发血栓[J].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6, 13(1):16-20.

[5] 张步环, 王宏, 贾文霄等. DTI及DTT技术与NIHSS评分系统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价中的对比研究[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4, 33(6):812-817.


[6] 贺大权, 秦雪颖, 赵丹华,等. 阿替普酶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比较性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7):21-24.

[7] 刘光达, 周润东, 查雨彤,等. 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指示剂光密度检测方法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 36(3):662-666.

[8] 王春霞, 张轶华.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酸及血脂水平的变化[J]. 检验医学, 2015, 30(3):303-304.

[9] 谢江文, 吕国菊, 郑珍婕,等. 不同年龄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影响[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6, 32(6):486-488.

[10] 朱美娜, 代英杰, 蒋智林. 围术期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J]. 临床军医杂志, 2017, 45(9):960-962.

[11] 于浩, 周永刚. 阿替普酶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出血1例[J]. 中国药物警戒, 2016, 13(7):443-444.

[12] 金肇权, 张文彬. 局部亚低温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7, 32(11):1273-1274.























首页   |     过刊目录    |     期刊简介    |     投稿须知    |     在线投稿    |     录用查询    |     医疗资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2009~2020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医药卫生杂志社
《医药卫生》杂志是医学学术期刊,欢迎有能力的个人或单位为我刊组织推荐优秀学术论文稿件
编辑部电话:023-48488799   投稿邮箱: yywszzbjb@163.com   
武汉墨海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