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对腰肌劳损的研究分析发表时间:2023-01-06 19:03来源:(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省长春市,130000) 中医对腰肌劳损的研究分析 张新茁 刘洋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省长春市,130000) 【摘要】腰肌劳损是临床上经常出现的疾病,腰部疼痛大部分是由腰肌劳损造成的。随着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来自生活、工作和家庭的压力急剧增大,我国腰肌劳损患病率也随之增大,并且有着明显年轻化的趋势,腰肌劳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是生活中常见的多发性顽固疾病,现从中医角度对腰肌劳损的治疗进展进行论述。【关键词】中医;腰肌劳损;研究分析 腰肌劳损也称为“功能性腰痛”或“腰背肌筋膜炎”是腰部软组织出现劳损性的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腰部疼痛,久治不愈,患有腰肌劳损的主要特征有以下个方面:腰部活动比较困难、腰肌劳损经常发作、劳动过累以及阴雨天气时症状加重、经过休息一段时间后症状有所缓解等特征。患者不能久坐、久站,不能持续弯腰工作,需要频繁的更换姿势,并常以拳头叩击腰部,以放松肌肉,从而缓解疼痛,腰肌劳损常反复发作,给患者的家庭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困扰。 一、中药治疗 通过对患者准确地辨证论治以及合理地处方内外服中药也能对腰肌劳损患者产生良好的效果。程嗣鹤[1]在治疗腰肌劳损时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每天服用1剂以独活、寄生等六味中药为主要成分的补肾活血祛痹方,以及配合中药末熨帖进行治疗,其中中药末熨帖的主要成分为细辛、桂枝等八味中草药为主,而对照组将会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西药,来进行对症治疗,两组的患者治疗结束后进行对比,发现中医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服用西药,即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证明了正确辨证使用中药内服外用可改善腰肌劳损的症状。二、针灸治疗 腰肌劳损属“腰痛”病,关于该病的治疗在古代文献中有较多记载,较早出现的疗法即针刺。针刺治疗本病,通过辨证论治,将整体和局部的改善和调节相结合,有效地促进机体恢复,治疗效果明显,费用较低,且针灸治疗操作简便,副作用小。莫凯祺[2]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症疾病的37例,采用针刺委中,肾俞,腰夹脊,大肠俞,阿是穴后,在阿是穴处进行放血,因为尽快消散瘀血之邪是治疗的关键点,并在普通针刺疗法的基础上配合刺络放血可增强治疗效果,这种疗法其总有效率为94.6%。孙远征[3]治疗30例患者均利用背部阳经透刺法,选取腰背部痛点与对应的督脉穴、膀胱经第一侧线背俞穴作为主穴,从上而下直至不痛之处进行透刺并加以电针,以达到舒筋通络,调畅气血,消炎镇痛作用,总有效率为93.3%。陈仁年[4]按《内经》中“以痛为腧”的原则选用阿是穴为主穴,配穴肾俞、承山;针刺之后留针20min,并每日进行针刺1次,以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之后统计,总的有效率为93.33%。宋理萍[5]治疗60例慢性腰肌劳损均采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法,采用传统针灸疗法进行针刺治疗,然后选用肾俞加足三里或大肠俞加阳陵泉,进行注射维丁胶性钙注射液1mL加维生素B12注射液500L,两组穴位交替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90.0%,治疗组效果由于对照组,其中对于部分中老年患者的慢性腰腿痛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及骨质疏松等有关的病症效果尤佳,但是具体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三、推拿治疗 推拿手法可以改善局部循环,缓解软组织间的粘连,能有效的解决肌肉痉挛,加快炎症吸收,使损伤组织能够快速修复,使脊柱两侧的肌肉可以保持相互平衡,并且经过适当的手法刺激,可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从而进一步的提高机体的耐受力。李同华[6]对采用推拿治疗法进行治疗的79例慢性腰肌劳损的研究中,治疗组以滚法、点穴及擦法为主的治疗手法,但是治疗方法相对比较单一、疗效评定简单,存在缺陷。赵春强等[7]采用循经弹拨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60例,利用不同的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可以加快机体的血液循环,从而能有效的缓解肌肉痉挛,对黏连的肌肉进行充分松解,可加快炎症的吸收,水肿的吸收,进而调和气血营卫的功效,从而可以达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目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元维安等[8]采用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110例,治疗组主要以放松局部的软组织以及对小关节紊乱进行调整为主,接受4周的治疗,对照组同样也接受4周的规范健康教育,结果显示通过推拿手法的治疗可明显改善腰部功能的活动,并且推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健康教育。 四、穴位埋线法穴位埋线疗法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从针灸疗法发展来的一种独特的针灸疗法[9],也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治疗方式,对于病程时间较长、治疗起来比较困难的疾病,穴位埋线法有着很好的疗效,穴位埋线法是运用羊肠线,在穴位内分解、液化、吸收的过程中,对穴位产生的刺激[10],进而起到更加强烈、更加持久的“长效针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其对经穴的有效刺激时间、加强了刺激效果。查和萍,谢健周,范志勇等[11]采用埋线法配合超短波治疗腰肌劳损患者30例,医者在患者的腰背部寻找皮下和筋膜内的结节、条索、包块、敏感压痛点、张力高峰区(局部张力最高的区域),注射针000号羊肠线,再给予超短波并结合护理指导,可使腰背部受到长时间温和而持久的良性刺激,以达到温经散寒,活血,消肿,通络,止痛,恢复关节的作用,能获得更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运用。童翔[12]竖脊肌埋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20例,埋线部位为:腰骶部竖脊肌起始段(即第2腰椎到第5腰椎棘突下,约旁开1寸)上选与同节腰椎棘突下相平的点,每侧4点,予竖脊肌埋线治疗,因竖脊肌是背深肌中最长、最粗大的肌肉,以腰部最为明显,所以在此处运用埋线法,能够对相应部位产生的生理及生物化学刺激长达20天之久或更长,穴位埋线疗法不但能够弥补普通针刺治疗作用时间短、疗效不易巩固的缺点,还能减轻多次针灸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并且疗效持久。五、小结 中医对于治疗腰肌劳损具有一定的优势,虽然目前关于腰肌劳损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其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价格较低等特点,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中医。综上所述,中医广阔的开发前景必将带动学科的进步,为治疗腰肌劳损开辟新的途径。目前针灸在治疗腰肌劳损方面,方法多样、各具特色,而且积累了多年临床的丰富经验,整体来看,针灸治疗具有着操作方式简便、经济安全、疗效稳固、副作用小等优点,使针灸疗法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在全世界崇尚绿色疗法的今天,积极挖掘传统医学宝贵遗产,研究开发出有效的针灸治疗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程嗣鹤.自拟补肾活血祛痹方为主综合治疗腰肌劳损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04):323-325 莫凯祺.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症37例[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2001:27-28 孙远征,曾婷婷,尚莉莉.背部阳经透刺治疗慢性腰肌劳损3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4 (6):53-55 陈仁年,抑制法针刺阿是穴为主抬疗腰肌劳损[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08):13-15 宋理萍.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体会[J].中医药学刊,2006,04:750 李同华.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79例[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01:67 赵春强,于宏君,陈邵涛,刘明军.循经弹拨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临床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04:617-618 元唯安,王建伟,吕桦,程英武,詹红生.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4,4805:82-85 邓元江,刘卫英,梁伟 雄,等.穴位埋线对实验性癫痫大鼠脑电图 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3(3):237~240 王秋朝,陈煜民,贾美君等.穴位埋线治疗不同证型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2,12(32)1081~1083 查和萍,谢健周,范志勇,何巧宜,李明朝.埋线法配合超短波治疗腰肌劳损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07:819-821 童翔.竖脊肌埋线治疗慢性腰肌劳20例[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901:38-40 作者简介:张新茁(1993.1),女,吉林省敦化市人,民族:满族,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与效应机制研究。通信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红旗街工农大路1478号。 通讯作者:刘洋(1966.3),男,吉林省长春市人,民族:汉族,医学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与效应机制研究。
文章分类:
健康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