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主管: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主办: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出版:医药卫生杂志编辑部
MEDICINE AND HYGIENE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期刊
期刊信息
ABUIABAEGAAgov-b_gUomLec5AEwkAM4gwQ

期刊名称:医药卫生
主管单位: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主办单位: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出版单位:医药卫生杂志社

期刊总编:车东林

国内刊号:CN50-9219/R

国际刊号:ISSN1671-5675


03.jpg


01.jpg


02.jpg

新闻详情

痔上黏膜切除术联合聚桂醇点状注射在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中的治疗效果

发表时间:2024-10-25 21:15作者:​张 博来源:陕西省商州监狱卫生所

摘要:目的:分析在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中联合应用聚桂醇点状注射对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作为受试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入组者实施分组,对照组(36例)患者仅行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研究组患者则在术后联合给予聚桂醇点状注射,对不同治疗方案获得的效果予以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的占比较对照组高(P<0.05);在各时间指标方面,研究组患者手均较对照组短(P<0.05);在术后疼痛方面,研究组患者不同时刻疼痛程度均较对照组轻微(P<0.05);在并发症方面,研究组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QLI各维度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中给予聚桂醇点状注射可有效促进术后恢复,缓解术后疼痛,规避术后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手术效果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痔上黏膜切除术;聚桂醇点状注射;NRS评分;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657.1



混合痔是肛肠疾病中的常见类型,以肿物脱出、反复便血、水肿疼痛为主要表现,直肠黏膜内脱垂是指直肠壁下段黏膜与基层间结缔组织松弛使黏膜层下移所致,在混合痔患者中较为常见,当两者同时发生时则会增加治疗难度,同时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是临床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一种微创技术,尽管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但常存在痔核清除不彻底现象,且术后并发症较多,单独应用手术效果有限 [2]。聚桂醇注射液属于一种硬化剂,在内痔出血、脱垂中的治疗效果早已被临床认可[3]。为此该研究选择72例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作为受试者,探讨痔上黏膜切除术联合聚桂醇点状注射的治疗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72例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作为受试者,纳入时间为2020年11月至2023年11月,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痔病诊疗指南(2020)》[4]中混合痔的诊断标准,伴有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年龄18岁以上,经肠镜检查排除恶性变化,符合手术治疗指征,患者知晓治疗方案后表示自愿配合;同时排除恶性肿瘤、术前大便失禁、结直肠炎症性疾病、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慢性便秘、其他肛肠疾病、处于妊娠或经期妇女、慢性疼痛史、聚桂醇使用禁忌症、凝血功能障碍及拒绝参与该研究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入组者实施分组,对照组(36例)与研究组(36例),两组患者在上述基本信息及病情资料方面无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一般资料分析


内容
研究组(n=36)
对照组(n=36)

性别(男/女)
20/16
21/15

年龄(岁)
47.32±5.49
47.64±5.21

病程(年)
6.57±1.55
6.23±1.48

体重(kg)
58.76±3.24
59.12±3.56

痔疮分级
Ⅲ级
19
20

Ⅳ级
17
16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行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术前完成肠道清洁,选择腰硬联合麻醉,确认肌松效果良好后消毒术区,常规扩肛,选择两孔肛门镜,于镜下明确痔核大小,充分暴露痔区黏膜,于齿状线上2cm处粘膜下层采用3-0薇乔缝线进行荷包式缝合,选择开环式微创肛肠吻合器并旋开至最大位置,将头部置于直肠内,将缝线从吻合器侧孔引出并适度牵拉缝线,旋紧吻合器使其与肛管平行,女性注意检查吻合器加入阴道后壁。等待20s后打开机身保险击发吻合器,保持闭合状态30s,对尾翼进行反向旋转并取出吻合器,确认吻合口无出血后采用7号线进行8字缝合。牵开吻合口间黏膜桥,结扎猫耳朵状黏膜,退出肛门镜,术毕。研究组患者接受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准备10ml规格的一次性注射器2个,1个抽取2mL 1%聚桂醇注射液,另1个抽取10mL空气,将2者采用三通管连接通过来回推注制成10mL泡沫硬化剂,置入肛门镜,充分暴露未切除的痔核,常规消毒后于痔核上缘粘膜下斜刺进针,以推注的方式给药,每点注射量1-2mL,以黏膜呈灰白色为佳。采用棉球进行压迫止血,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后选择硅藻盐敷料进行加压包扎。所有患者术后均使用3-5d抗生素预防感染,指导患者多饮水,清淡饮食,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预防便秘。

1.3 观察指标

1.3.1 手术效果比较,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后痔核、肛周疼痛等症完全消失;有效:治疗后痔核明显缩小,肛周疼痛等症基本消失,肿物脱出症状明显缓解;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除无效之外均记为有效。[5]

1.3.2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疼痛与水肿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痔创面干结,无渗血、肿胀即愈合)及住院时间。

1.3.3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采用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进行评价,包括术后24h与48h时、首次换药与排便时,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疼痛剧烈无法忍受,评分与疼痛程度呈正比[6]。

1.3.4 术后并发症比较

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尿潴留、大便失禁、排便困难发生情况。

1.3.5生活质量比较

采用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QLI)进行评价,共包括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家庭支持、生活感受、健康感受5个维度,各维度满分2分,总分10分,评分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7]。

1.4 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22.0软件包,P<0.05时表示差异明显,计量数据描述方式为( ),行t检验,计数数据表示方法为百分比(%),行χ2检验。

2   结 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
36
23(63.89)
12(33.33)
1(2.78)
35(97.22)*
对照组
36
20(55.56)
9(25.00)
7(19.44)
29(80.56)


注:组间相比,*P<0.05。

2.2手术相关指标

在各时间指标方面,研究组患者均较对照组短(P<0.05),见表3.

表3:手术相关指标( ,n=36)


组别
手术时间(min)
疼痛消失时间(d)
水肿消失时间(d)
创面愈合时间(d)
住院时间(d)
研究组
18.43±5.12*
7.32±0.68*
4.89±0.65*
12.33±2.24*
6.87±1.36*
对照组
29.14±7.68
9.61±0.73
7.63±0.88
16.56±2.47
10.58±1.53


注:组间比较,*P<0.05。

2.3 术后不同时刻NRS评分

在术后疼痛方面,研究组患者不同时刻疼痛程度均较对照组轻微(P<0.05),见表4。

表4:术后不同时刻NRS评分( ,n=36,分)


组别
术后24h
术后 48h
首次换药
首次排便
研究组
3.86±0.73*
2.52±0.46*
3.37±0.62*
4.58±1.12*
对照组
5.14±0.83
4.49±0.51
5.43±0.77
5.96±1.23


注:组间比较,*P<0.05。

2.4术后并发症比较

在术后并发症方面,研究组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5. 

表5:术后并发症比较[n(%)] 


组别
例数
尿潴留
大便失禁
排便困难
总发生率
研究组
36
0(0.00)
1(2.78)
1(2.78)
2(5.56)*
对照组
36
3(8.33)
2(5.56)
2(5.56)
7(19.44)


注:组间相比,*P<0.05。

2.5 QLI评分变化

在生活质量方面,术前相比,两组无差异性(P>0.05),术后1个月相比,研究组患者QLI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6.

表6:QLI评分变化( ,n=36,分)


组别
活动能力
日常生活
健康感受
家庭支持
生活感受

研究组
术前
0.83±0.26
0.80±0.24
0.73±0.28
0.72±0.27
0.67±0.24

术后1个月
1.67±0.35@#
1.65±0.33@#
1.82±0.32@#
1.79±0.33@#
1.82±0.35@#
对照组
术前
0.81±0.29
0.79±0.25
0.75±0.30
0.69±0.31
0.69±0.26

术后1个月
1.52±0.41@
1.36±0.41@
1.40±0.29@
1.38±0.32@
1.34±0.28@


注:组内及组间比较,@P<0.05;#P<0.05。

讨 论

对于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内脱垂目前临床上首选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而以往常规的外剥内扎术创伤性较大,术后疼痛剧烈,患者需经历较长的恢复期,另外手术操作常会破坏肛垫,使患者出现肛门松弛,或皮赘切除较多而出现肛门狭窄,常会引发各种术后并发症,不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8]。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是以中医分段齿形结扎术为理论基础,在手术操作中合理保留皮桥、黏膜桥,最大限度的保护肛垫组织、齿状线及肛管移行上皮,促进脱垂肛垫回缩复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了手术效果[9-10]。但术后并发症难以避免,故术后对保留的黏膜桥及未切除的痔核行聚桂醇点状注射进入血管则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形成血栓,诱导痔血管闭塞,注射药物进入静脉旁黏膜组织则可诱导组织纤维化,降低血管内血流速度,发挥止血效果,促进痔核萎缩[11-12]。且泡沫硬化剂用药剂量较小,药物不良反应轻微,可有效提高手术效果[13]。该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高(P<0.05);究其原因,术后联合给予聚桂醇点状注射可有效减少出血,促进痔核萎缩,保护直肠粘膜,从而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疼痛与水肿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进一步说明了术后联合给予聚桂醇点状注射可有效促进痔核萎缩,发挥止血作用,从而有效促进术后创面愈合,缩短术后恢复时间[14]。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患者术后不同时刻的NR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究其原因,聚桂醇点状注射可有效缓解局部炎症反应,促进组织纤维化及萎缩,有效封闭血管,从而减少出血,缓解术后疼痛程度[15-16]。结果还显示,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发生率更低(P<0.05);究其原因,聚桂醇点状注射可有效压迫痔内血管,减少出血量,同时可促进痔核萎缩及新生肉芽组织形成,抑制局部炎症,从而减少并发症。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QLI各维度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升高更加突出(P<0.05)。说明了术后聚桂醇点状注射可有效促进痔核消退,减少出血,缩短术后康复进程,促使患者快速恢复到正常工作及生活状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综上所述,在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中给予聚桂醇点状注射可有效促进术后恢复,缓解术后疼痛,规避术后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手术效果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梁志敏.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1):55-56.

[2]李崇彪,贾雄,黄梅,等. 混合痔行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的手术技巧及预后情况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19,16(24):145-148.

[3]王万里,邓台燕,曾国剑等.TST联合小切口外剥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疗效观察 [J].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2, 42 (03): 9-11.

[4]莫国威,黄书泓,林曼怡.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联合痔动脉结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2023,21(29):1-4.

[5]赖作有,陈新财,陈伟才等. 内镜下泡沫硬化剂注射+套扎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Ⅱ~Ⅲ期内痔的临床对比研究 [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 22 (12): 29-32. 

[6]商群献. R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并直肠黏膜内脱垂160例 [J].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2, 42 (06): 22.

[7] 徐海鹤.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混合痔合并中重度痔脱垂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J]. 医疗装备,2020,33(4):90-91.

[8]朱志红,黄艳艳,曹莫寒等. 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混合痔的手术治疗研究 [J].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2, 42 (02): 41-42.

[9]吴良琪,惠曈.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效果观察 [J]. 交通医学, 2021, 35 (06): 610-611+614. 

[10]祝丽丽,罗壮. 自动弹力线痔套扎术联合痔切除术在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混合痔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 结直肠肛门外科,2022,28(4):379-382.

[11]雷挺,蔡少青.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对混合痔患者肛肠动力恢复及疼痛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 2023, 18 (15): 54-56.

[12]祝丽丽,罗壮.自动弹力线痔套扎术联合痔切除术在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混合痔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J].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2, 28 (04): 379-382. 

[13]周世勇,艾飞,刘德武等. TST术联合聚桂醇点状注射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临床观察 [J].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S2): 76-79.

[14]郝婷婷,郭玲,马晓鹏等. 内镜下套扎术联合聚桂醇硬化剂注射治疗Ⅱ~Ⅲ度内痔的临床效果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 8 (29): 25-28. 

[15]高宏平,张玉,郑娇等. RPH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内痔出血并直肠黏膜内脱垂29例疗效观察 [J].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3, 43 (09): 20-22.

[16]张坤.TST联合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治疗环状混合痔30例疗效观察[J].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3, 43 (09): 16-19.




首页   |     过刊目录    |     期刊简介    |     投稿须知    |     在线投稿    |     录用查询    |     医疗资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2009~2020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医药卫生杂志社
《医药卫生》杂志是医学学术期刊,欢迎有能力的个人或单位为我刊组织推荐优秀学术论文稿件
编辑部电话:023-48488799   投稿邮箱: yywszzbjb@163.com   
武汉墨海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