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主管: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主办: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出版:医药卫生杂志编辑部
MEDICINE AND HYGIENE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期刊
期刊信息
ABUIABAEGAAgov-b_gUomLec5AEwkAM4gwQ

期刊名称:医药卫生
主管单位: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主办单位: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出版单位:医药卫生杂志社

期刊总编:车东林

国内刊号:CN50-9219/R

国际刊号:ISSN1671-5675


03.jpg


01.jpg


02.jpg

新闻详情

急诊内科患者急性肠胃炎的临床诊治

发表时间:2024-10-30 12:45作者:​郭伟娜来源:丰宁满族自治县医院

摘要:目的 本文对急诊内科病人急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并对其处理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本研究以本院住院的急性肠胃炎病人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2年2月-2023年2月,50例为观察组,50例为对照组。两组治疗药物为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结果 将两组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疗效分别为74%、90%。经统计学处理, P<0.05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的腹痛、腹泻症状以及呕吐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都比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肠胃功能、消化系统和疼痛评分明显降低,对比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药物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疗效,能够缓解相关表现,利于恢复肠胃功能。

关键词:急诊内科;急性肠胃炎;诊治

中图分类号:R57




急性肠胃炎是一种急性炎症,临床上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为主要症状。急性肠胃炎的发病部位在胃肠粘膜,临床上多数病人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饮食不洁或者暴饮暴食等表现,同时还会有恶心呕吐以及腹泻腹痛等症状,且有些病人会产生脱水或者发热等表现[1]。此类病人在病情发展时会产生脱水表现,如果未进行有效治疗会产生肛管炎、大量便血灯,严重者会引发胃肠癌,为此需要进行及时干预,以免病情发生恶化。临床主要是对病人病情进行了解,病予以常规检查和致病菌培养,而后进行针对性治疗。本次研究探讨急诊内科病人急性肠胃炎进行治疗的方法和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本院住院的急性肠胃炎病人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2年2月-2023年2月,50例为观察组,50例为对照组,病人资料见表1。

表1对比两组病人基线资料


组别
例数
性别(男/女)
年龄(岁)
平均年龄(岁)
观察组
50
34/16
35-66
50.2±2.3
对照组
50
33/17
36-67
50.5±2.8
X2或t

0.0452
0.0751
0.5854
P

0.8315
0.9402
0.5596


1.2纳入和排除[2]

纳入:所有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腹泻和腹痛症状;被确诊为急性胃肠炎。

排除:排除对药物过敏者;排除遵从性较差者;排除有精神病者;排除有恶性者。

1.3方法

诊断。(1)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是急性胃肠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多数情况下恶心呕吐、腹痛伴腹泻;腹泻大便多呈黄绿或黑黄,臭不可闻,常带脓血,常多达几十次。呕吐物主要是胆汁、胃内容物和血腥物,通常会伴随着中、腹部的疼痛,严重的还会有阵发性的腹痛;严重的可能会伴随脱水,发烧,休克,酸中毒。(2)接诊后,首先要了解病人的饮食状况,比如有没有吃过生冷的、腐烂的、变质的食物,同时还要做大便常规和粪便培养。

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口服,间隔6个小时1次,一次0.5克,另外还需要给病人补充水分和止泻药,病人要多卧床休息,等病情好转以后,可以吃流质食物,然后慢慢地向正常的饮食过渡,增加饮水量。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等药物,阿莫西林的使用剂量与对照组相同,奥美拉唑20 mg,每天1次;口服左氧氟沙星0.1 mg,每天3次。此外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每日科复用400-1000IU维生素E,对结肠壁细胞进行保护,还可以采用不饱和脂肪酸利于粪便成型。

1.4效果评估[3]

显效,是指病人经治疗后,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好转。有效,治疗后,病人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有所改善。无效,当病人经过治疗后,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总有效率与显效率相加,即为总有效率。

1.5评估指标

记录病人腹痛消失时间、腹泻消失时间和呕吐消失时间,对两组症状消失时间进行对比;对比组间病人治疗前后的肠胃功能、消化系统和疼痛评分。

1.6统计学

本研究采用 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卡方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临床疗效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4%,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病人临床疗效(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50
28(56)
17(34)
5(10)
45(90)
对照组
50
21(42)
16(32)
13(26)
37(74)
X2




4.3360
P




0.0373


2.2症状消失时间

在用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腹痛消失时间、腹泻消失时间及呕吐消失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对比两组病人症状消失时间(h)


组别
例数
腹痛消失时间
腹泻消失时间
呕吐消失时间
观察组
50
16.3±3.5
12.6±3.1
7.5±2.3
对照组
50
25.4±6.6
28.4±5.3
12.6±3.7
t

8.6133
18.1958
8.2776
P

0.0000
0.0000
0.0000


2.3肠胃功能、消化系统和疼痛评分

两组治疗前相比评分并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后胃肠功能、消化功能和疼痛积分明显降低,组间P<0.05,见表4。

表4   对比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肠胃功能、消化系统和疼痛评分(分)


指标

观察组
对照组
t
P
肠胃功能
治疗前
1.7±0.4
1.8±0.5
1.1043
0.2722

治疗后
4.6±0.7
2.9±0.6
13.0384
0.0000
消化系统
治疗前
11.4±2.4
11.5±2.6
0.1998
0.8420

治疗后
3.4±0.9
6.6±1.7
11.7634
0.0000
疼痛
治疗前
5.6±1.5
5.7±1.6
0.3224
0.7478

治疗后
2.1±0.4
3.6±1.1
9.0618
0.0000


3讨论

急性胃肠炎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生与遗传、环境、饮食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水肿、胃肠粘膜充血、渗出等,如果治疗不当或处理不当,可能会加重病情,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必须引起重视。另外还会妨碍身体的前列腺素合成,这样就会抑制胃粘膜的保护机制,会影响到身体的胃酸分泌,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4]。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需要对症治疗,而药物的类型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疗效,所以对于急性胃肠炎,选用有效的药物是非常重要的。

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疾病,它会引起病人的消化系统的严重紊乱,从而使病人的营养水平严重下降,必须通过输液来进行营养补充,这样就会使病人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严重地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并且这种疾病是一种典型的急性疾病,一旦发作,病情发展迅速,必须对病人进行治疗,如果治疗不当或者不及时,可能会加重病人的病情,威胁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5]。

本研究资料显示,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的症状积分、用药时间、消化道症状及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胃肠功能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多项研究资料表明,在急诊急性肠胃炎病人使用各种西医疗法,能够使其腹泻、腹痛、呕吐等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缩短了用药的疗程,还能加快消化道和肠胃功能的恢复,并能缓解病人的痛苦。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总有效率为74%, 组间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提示,阿莫西林联合奥美拉唑和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胃肠炎的疗效更好。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急性胃肠炎会让病人身体的消化系统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身体的营养水平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从而造成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从而增加了便血、感染、休克等并发症的几率,这对病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6]。所以,如果出现了急性胃肠炎,一定要及时的进行诊断和对症治疗,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或者是不恰当的治疗,都会让病人的病情变得更加严重,甚至会增加病人的死亡率。

阿莫西林在临床中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被广泛使用,能在细菌内快速与转肽酶结合,使其失活,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另外,阿莫西林口给药后,胃肠道可以吸收75%-90%的药物,而不会因为病人的胃部而受到影响。奥美拉唑在人体内的吸收过程主要在1-3个小时内完成,血药浓度为0.5-5μg/mL,其生物利用度为35%,重复使用一周后,奥美拉唑的生物利用度可达60%。奥美拉唑在体内的半衰期约为1小时左右,所以服药后很快就会进入血液,而被血液所吸收,这也就意味着药物很快就会随着血液进入到人体的各个部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服用了奥美拉唑后,在一个小时内就会感觉到身体出现明显的不适。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主要有磺基奥美拉唑、羟基奥美拉唑等,它们在人体内都是以原型的形式存在,通常都是由肝脏进行代谢,然后排出体外。磺基奥美拉唑或羟基奥美拉唑均无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若发生肝损伤,则血浆半衰期较长,即使发生肾损害,奥美拉唑在人体内的半衰期也不会发生变化,而饮食因素则会对其消化吸收产生影响。奥美拉唑可以通过 H+- K+- ATP酶来抑制胃酸的分泌[8]。此外,还能抑制 H+- K+- ATP酶(H+- K+- ATP酶)上的抗肿瘤药物。奥美拉唑是一种弱碱性的药物,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在小管中迅速形成次磺酞胺。给药20毫克后,可使1/3的 H+- K+- ATP合成,有助于恢复分泌功能,并能长久地抑制胃酸的分泌。左氧氟沙星是一种高效、渗透能力强的喹诺酮,可通过抑制 DNA的合成和复制,从而达到杀死细菌的目的。其具有较强的广谱抑菌活性,尤其是对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等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口服给药后,大鼠体内的药物吸收更彻底,其相对生物利用度几乎为100%。但分别在空腹服用0.1g和0.2g的情况下,血药浓度(Cmax)分别为1.36和3.06 mg/L,达峰时间约为1h[9]。血液清除的半衰期一般是5.1-7.1小时。一般认为,人体内的左氧氟沙星以蛋白质结合为主,其结合率在30%-40%以内。研究表明,左氧氟沙星主要分布在人体的体液、组织、唾液、皮肤等部位,药物会被摄入然后被吸收到血液当中。有一些药物在进入到人体的组织和体液当中,会有一个浓度和血药浓度比例,大概在1.1-2.1之间。口服给药是非常有效的一种给药方式,因为不受饮食等因素的影响。生物利用度良好。病人在服用了药物3-6个小时之后,就会出现血药峰浓度,并且在体内的组织和体液中都有分布。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三种药物,可以更好地保护胃粘膜,增强疗效,三联疗法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疗法,与单用阿莫西林的疗法相比,有一定的效果,但并没有那么明显,这三种药物结合在一起,可以减少病人的治疗时间,迅速地稳定住病人的病情,提高病人的安全,有助于病人的迅速康复,使用价值很高[10]。

与此同时,对于急性肠胃炎病人还需要补充电解质,呕吐和腹泻会流失电解质葡萄糖和钾灯,可予以病人电解质饮料。同时需要避免制酸剂,制酸剂可将胃酸减少,并且降低抗菌力。如病人采用制酸剂会加速细菌繁殖。抗生素的作用就是消灭细菌,一般一天吃两次,直到拉肚子现象消失。但在服用之前,应该咨询医生。一般在腹泻和呕吐停止后几个小时至一天之内,你就可以吃东西了,但是要放慢速度,因为受伤的胃还很虚弱。首先吃容易消化的东西。病人可以食用谷类食物,稀粥,布丁,小甜饼或者高汤。避免食用高纤维,辛辣,酸性,油腻,多糖,乳制品等食物。坚持1-2天后,以便让你的胃部恢复到正常状态。

综上所述,急诊内科病人急性肠胃炎在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口服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等药物,缓解病人的腹痛、腹泻等症状,利于胃肠功能恢复,改善疼痛感,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谢敏华.蒙脱石散结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急性肠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21):90-93.

[2]李慧国,万青.替硝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急性肠胃炎病人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3,35(16):41-43.

[3]吴玉应.急性肠胃炎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的疗效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2,51(04):239-240.

[4]隋泰北.替硝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急性肠胃炎病人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11):25-28.

[5]黄有水,孔爱民.阿莫西林联合埃索美拉唑联合治疗急性肠胃炎的效果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07):1002-1004.

[6]荀光,张学艳,牛福玉.急性肠胃炎予以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22,28(03):181-183.

[7]何丽,李红,潘妍等.葛根芩连汤加减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急性肠胃炎临床疗效及对血清PCT、hs-CRP、IL-6水平的影响[J].四川中医,2021,39(12):106-108.

[8]施榧榧.分析急诊急性肠胃炎使用芩连痛泻颗粒治疗的临床优势[J].内蒙古中医药,2021,40(10):28-29.

[9]麦伟亮.间苯三酚联合奥美拉唑在急性胃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北方药学,2021,18(07):176-177.

[10]张奉迎.阿莫西林结合替硝唑在急性肠胃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09):75-76.

首页   |     过刊目录    |     期刊简介    |     投稿须知    |     在线投稿    |     录用查询    |     医疗资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2009~2020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医药卫生杂志社
《医药卫生》杂志是医学学术期刊,欢迎有能力的个人或单位为我刊组织推荐优秀学术论文稿件
编辑部电话:023-48488799   投稿邮箱: yywszzbjb@163.com   
武汉墨海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权